我國冷藏集裝箱技術發(fā)展歷程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貿易量大增,發(fā)達國家的集裝箱制造商看好了擁有廉價勞動力的中國,紛紛在中國設立制造廠,中國很快成為世界集裝箱制造基地。據(jù)統(tǒng)計,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前,中國每年生產的干貨箱占全球總產量的95% 以上,生產的冷藏集裝箱占全球的90 %以上。
然而,發(fā)達國家在向中國轉移冷藏集裝箱生產時,僅將技術含量低的冷藏集裝箱的箱體生產轉移到中國,而機組系統(tǒng)及其微電腦控制器沒有轉移。中國目前雖然生產了世界90 以上的冷藏集裝箱,但是生產的僅是外國品牌冷藏集裝箱的箱體,而機組系統(tǒng)及其微電腦控制器仍然由外國公司直接生產,或是外國公司在中國生產,中國沒有掌握生產冷藏集裝箱的核心技術,中國的冷藏集裝箱生產是大而不強,受制于人。
我國自己的冷藏集裝箱制造業(yè)是1995年開始。當年,江蘇揚州組建了“通利”冷藏集裝箱,生產20英尺和40英尺國際標準型冷藏集裝箱出口。1996年上海遠洋運輸公司組建了“中集”冷藏集裝箱公司,之后上海又成立了“勝獅”冷藏集裝箱制造公司。不久山東煙臺成立“月兔”冷藏集裝箱制造公司。2000年在上海“中集”冷藏集裝箱公司支持下又成立了青島冷藏集裝箱公司。到2002年底中國已有上述6家冷藏集裝箱生產廠。我國已形成生產4000只以上冷藏集裝箱的生產能力。另外,我國臺灣“長榮”公司也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冷藏集裝箱的生產能力。
目前,世界上僅有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能夠設計制造冷藏集裝箱的微電腦控制器及其品牌的冷藏集裝箱,主要品牌有美國CARRIER及THERMOKING,日本DAIKIN 及MITSUBISHI,丹麥MAERSK的STAR COOL等。在這些世界品牌產品中,CARRIER市場占有率約為世界市場的60%以上。
我國也開始注意這一問題,不斷進行技術研究,力求提高我國冷藏集裝箱技術水平。上海海事大學專家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為冷藏集裝箱設計出一套會變頻的制冷控制系統(tǒng),使冷藏集裝箱這一航運業(yè)中的耗電大戶節(jié)能12.5%,對提升我國船舶冷藏集裝箱的研發(fā)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研發(fā)了質量輕、厚度薄、強度高、超低導熱性能的新型真空絕熱板,應用在冷藏集裝箱上。測試表明,這種新隔熱材料較一般箱壁材料,可減少26.17%的漏熱量,延長保溫2-4小時。 以上信息由
合肥集裝箱提供。 資訊來源:
冷藏集裝箱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