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時中耕除草冬播蠶豆,**次中耕須在苗高7~10cm時進行,中耕深度為7~10cm,株間宜淺;第二次中耕須在苗高15~20cm時進行,耕深為4~5cm,同時結合培土保溫防凍;第三次耕在開春后開花前進行,并結合根部培土以防倒伏。后期如雜草多,可拔草1~2次。春播蠶豆,一般中耕2次,拔草1~2次。**次中耕在苗高10~15cm時進行,同時結合追肥;第二次中耕在初花期結合除草、起土培壟,再過25~30天拔草1~2次。
2.灌溉與排水蠶豆苗期、花期需水最多,花莢期是蠶豆需水的臨界期,此時要視土壤的濕度狀況及時澆水,以保證田間持水量在80%為宜。一般在蠶豆生育期中灌水2~3次,**次在現(xiàn)蕾開花期,第二次在結莢期,第三次在蠶豆鼓粒期。蠶豆生育后期怕澇,長期陰雨連綿或土壤積水過多會使蠶豆根系發(fā)育不良,容易感染立枯病和銹病,應及時排水。
3.整枝摘心該項措施對于秋播蠶豆很**,不適于春播蠶豆。秋播蠶豆整技摘心技術,包括三項內容。**項,主莖摘心。主莖摘心可以促進早分枝,多分枝,控制植株高度、防止倒伏,以主莖6~7葉,基部已有1~2個分枝時摘心**,保證冬前有3~4個分枝,將來早發(fā)為**分枝,一般摘心留樁7~10cm。長勢差,植株矮小者不打;土壤瘠薄,分枝少,依靠主莖結實者不打。第二項,早春整枝。春暖后,蠶豆將繼續(xù)大量發(fā)生二、三次分枝,且多為無效分枝,應在初花期去掉小分枝、細弱分枝和莖稈扭曲葉色發(fā)黑的分枝。第三項,花莢期打頂。蠶豆整株中上部已進入盛花期,下部已開始結莢為**的打頂時期。打頂時應掌握打小頂、不打大頂;打掉的**可帶有蕾,而不帶有花;打頂應選擇晴天時進行,防止莖稈傷口灌水不易愈合發(fā)生病害,一般摘心以掐去嫩尖3~5cm為宜。
來源:
中國苗木銷售網(wǎng) 資訊來源:
湯苗網(wǎng)